垂足了怎麼辦? 垂足的分類、治療與五種常見的垂足板

【垂足輔具】垂足會不會好?治療垂足的三種方式〡垂足的分類、治療與五種常見的垂足板

最後更新日期:2025年03月24日

📌 垂足在生活中會遇到各種困擾。

你走路時可能會感到不穩定或容易跌倒,這會讓你沒信心,甚至害怕外出或獨自行動。

此外,垂足還會影響步行速度和效率,使你在走路時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花更多的休息時間。

這些會對你的日常生活造成不好的影響、限制你的工作能力、社交活動和運動能力。

所以,如果出現了垂足的症狀,那一定要趕緊處理,保障自己的行走安全,重回自由自在的生活。

1 垂足是什麼?

垂足是指腳踝無法抬起的現象。

當下肢的神經、肌肉或骨骼系統受到損傷時,小腿前側的肌肉無法出力,或是小腿後側的肌肉緊繃,都會發生垂足。


2 為什麼會產生垂足?

垂足的原因很多,最主要是因為「周邊神經損傷」和「中樞神經損傷」

周邊神經損傷

周邊神經損傷」是指由於外部傷害或疾病而損傷周邊神經,從而影響神經對相應肌肉的控制。可能的疾病包括:

  • 糖尿病
    高血糖可以損害神經,尤其是腳部和手部神經,從而導致垂足。
  • 延髓小腦萎縮症
    一種罕見的神經肌肉疾病,會損害周邊神經和中樞神經系統,導致垂足等症狀。
  • 腰椎間盤突出
    腰椎間盤突出可能壓迫神經根,導致腳部肌肉無力和垂足等症狀。
  • 腓縱韌帶症候群
    一種常見的足部疾病,可以損害腓縱韌帶,從而導致垂足。

中樞神經損傷

中樞神經損傷」是指由於大腦或脊髓損傷而導致的神經肌肉疾病。可能的疾病包括:

  • 腦中風
    由於大腦血管阻塞或破裂導致的神經損傷,可能導致張力型無力型垂足。
  • 脊髓損傷
    由於脊髓受損而導致的神經肌肉疾病,可能導致下肢肌肉無力垂足等症狀。
  • 腦性麻痺
    因胎兒期或早產時腦部受損,造成身體姿勢控制和運動功能障礙的一種發育性疾病。
    可能會出現下肢垂足的症狀,在行走時需要更多的協助和支持。
  • 帕金森氏症
    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其特徵為顫抖、肌肉僵硬、運動緩慢,並可能影響步態和平衡控制。
    帕金森氏症患者也可能出現下肢垂足的症狀。
造成垂足的原因
造成垂足的原因

3 垂足對走路的影響

正常步態中,腳踝的功能很重要,可提供支撐、穩定、推進等功能。

當出現垂足時,會對步態產生較大的影響,例如走路速度安全性外觀等,也可能導致長期的代償性損傷,常見的影響包含:

  • 鞋子有快飛出去的感覺
    尤其是拖鞋和涼鞋,鬆脫感會讓患腳感到不舒服,並出現拖拉步態,以避免鞋子脫落。
  • 容易跌倒
    垂足讓患腳比平常更長、更容易因為踢到地板而跌倒
  • 高跨步態(High steppage gait)
    會誇張得把大腿抬高,每一步都像是要爬樓梯一樣,會出現高跨步態是為了避免走路時,腳趾撞到地板。
  • 環繞步態(Circumduction gait)
    有時為了避免絆倒,患者會用環繞步態走路,患側腿膝蓋伸直,用髖關節把腳用力往外甩的方式前進。
  • 跛腳
    患腳一直在身後拖著行走。
垂足患者的異常步態

這些現象會讓你在生活中遇到許多困難,導致你沒自信、害怕外出或獨自行動。

此外,垂足還會影響步行速度和效率,使你在走路時要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也需要更多的休息時間。

並進一步限制你的工作能力、社交活動和運動能力。

垂足的影響不僅僅是身體上的,還有心理上的影響

你可能會感到自卑、焦慮和抑鬱,因為受到他人異樣的眼光,需要依賴輔具或他人的幫助才能行動。

這會讓你感到孤立和無助,進一步影響你的生活品質。

此外,長期患有垂足可能會導致其他問題,例如膝關節和腰部的慢性疼痛


4 垂足會不會好?治療垂足的三種方式

垂足是否能夠改善,關鍵在找到根本原因,並針對性地進行處理,使垂足的症狀得到改善或消失。

例如,如果腰椎間盤突出症導致垂足症狀,隨著椎間盤突出的消退,垂足症狀可能會同時改善。相反,如果持續存在,垂足也可能會持續存在。

改善垂足的方法常見有三種方法,包含 ❶ 使用垂足板、 ❷ 動作與肌力訓練以及 ❸ 進行手術等。


使用垂足板

最常見的方式,垂足板可以固定腳踝、提供支撐,讓我們的走路更安全,減少跌倒的風險,並減少對他人的依賴。根據不同類型垂足,適用的垂足板類型也會不同。


動作與肌力訓練

增加腳踝周圍肌肉的力量和耐力,並改善協調性,可減輕疼痛和疲勞感,提高步態穩定性和走路能力。


進行手術

嚴重的垂足可考慮進行手術,修復或減少神經壓迫,不同的病因手術也會不同。

治療垂足的三種方式
治療垂足的三種方式

5 什麼是垂足板?

垂足板是一種常見的輔具,主要用於幫助垂足患者保持腳踝穩定。

垂足板可以有效避免垂足造成的不良影響,同時提高患者行走時的安全性。

穿上垂足板進行走路訓練,你會減少代償動作、改善步態、讓走路姿勢更加自然。


6 如何挑選垂足板:了解自己是何種垂足

你必須根據自己的需求挑選適合的垂足板,第一步先確定自己是無力型垂足還是張力型垂足


無力型垂足

無力型垂足通常為周邊神經損傷,顧名思義,是小腿前側的肌肉無力所導致的垂足,腳踝呈現無力下垂,沒有明顯張力。

無力型垂足的患者幾乎適用所有的垂足板,主要考量是垂足板的價格、方便性以及外型。


張力型垂足

張力型垂足在常見於中樞神經損傷,例如中風腦性麻痺以及脊髓損傷

除了小腿前側的肌肉無力,還會有小腿後側肌肉張力高和緊繃的問題,讓你的腳踝不只用力下垂,還可能有足內翻的現象。

張力型垂足必須挑選固定性較好,且有防足內翻的垂足板,如果垂足板的固定性不夠,會讓你感到疼痛、走路不穩。


7 如何挑選垂足板:垂足板的四種分類

挑選垂足板的第二步,是了解自己對垂足板的期待

你希望穿上垂足板只要走得安全,還是希望可以走得自然?你比較在意價錢?還是比較在意功能?

我將垂足板簡單分為 ❶ 固定型、❷ 關節型以及 ❸ 固定動力型垂足板以及 ❹ 關節動力型四種類型:


固定型垂足板

「固定型垂足板」是最基礎的垂足板,會直接把腳踝固定在正中位置,讓我們可以安全得站穩。

但因踝關節不能活動,穿上後你不能用正常的姿勢行走,常會出現把膝蓋過度抬高的高跨步態,爬樓梯、坐下站起或是蹲下也比較困難,適合只要求走路安全的垂足患者。


關節型垂足板

「關節型垂足板」的腳踝有活動關節,除了讓你不會垂足,也讓你的活動更靈活,

許多日常生活,例如爬樓梯、坐下站起或是蹲下,都因為有了活動關節而變得更靈活,適合想要活動更方便的垂足患者


固定動力型垂足板

「固定動力型垂足板」並沒有活動關節,腳踝也是被固定在正中位置,

但因材質本身有彈性,可以提供彈力讓你走路更省力,

因腳踝同樣被固定不動,穿上後你同樣無法用正常的姿勢行走,適合走路時間長、距離較遠的垂足患者。


關節動力型垂足

「關節動力型」的垂足板不但腳踝有活動關節,且提供彈性動力,

除了讓你爬樓梯、坐下站起或是蹲下等動作更靈活,也幫助你省力,並更容易訓練出正確的步態,適合希望自己走路更自然且省力的垂足患者。

垂足板的四種類型
垂足板的四種類型
種類活動關節彈性動力走路模式特點適用對象
固定型高跨步態
環繞步態
提供基礎的安全性只求走路安全者
關節型高跨步態
環繞步態
蹲站、爬梯更靈活想要活動更方便者
固定動力型高跨步態
環繞步態
走路更省力走路時間長、距離較遠者
關節動力型訓練後步態較自然走路更自然且省力,蹲站、爬梯更靈活期望活動方便、走路更自然且省力者

8 如何挑選垂足板:常見的五種垂足板

我整理好台灣最常見的 5 種垂足板的特點,幫助大家可以根據條件與需求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款式,

如前文所述,無力型垂足幾乎適合所有的垂足板,而張力型垂足必須挑選固定性較好,且有防足內翻的垂足板。


9 前置式垂足板(垂足副木)

屬於「固定型垂足板」,台灣最常見的垂足板,由醫院內的職能治療師量身製作。

健保可全額補助,但強度較弱,約三個月就要重新製作,新舊更替時需要一段適應時間。

雖然網路商城也可買得到中國制的產品,但因為前置式垂足板必須吻合每個人腳的形狀,才不會產生壓力點而感到疼痛。

我不建議你自行上網購買,最好的方式還是由職能治療師量身客製

前置式垂足板 AFO
前置式垂足板 AFO,圖片來源:Rolyan Anterior AFO Pre-Cut Splint

10 後置式垂足板

後置型垂足板有「固定型」也有「關節型」,可由廠商量身取模製作,或購買現成品。

與前置式垂足板相比,後置型的比較耐用,且可加裝可動關節,方便蹲站,缺點是較為悶熱且體積大,需要為患腳買大一號的鞋子。

若你的腳踝已經僵硬變形,可考慮用後置型垂足板協助矯正。

由廠商製作的「後置式垂足板」可申請輔具補助,最高補助金額為 $ 3000 元(以實際申請結果為準)

後置式垂足板 AFO
後置式垂足板 AFO,圖片來源

11 碳纖維垂足板

碳纖維垂足板屬於「固定動力型」。

碳纖維材料的特性,讓此類的垂足板十分輕薄強壯,非常容易隱藏及穿入鞋子,

因包覆性少,腳掌若無綁帶加強固定,對張力型足內翻效果有限,較推薦「無力型垂足」患者使用。

碳纖維垂足板可申請輔具補助,最高補助金額為 $ 3500 元(以實際申請結果為準)

碳纖維垂足板
碳纖維垂足板,圖片來源:Custom-ToeOFF

12 掛鞋式垂足板

掛鞋式垂足板屬於「固定動力型」,材質本身有彈性可改善垂足。

因本體直接固定在鞋子上,較無壓迫問題,但也因此不能隨意換鞋。

一般的鞋子質地較軟,無法有效預防足內翻,對於張力型的患者效果有限,比較推薦「無力型垂足」患者使用。

此類垂足板需自費,沒有健保與輔具補助(以實際申請結果為準)

掛鞋式垂足板
掛鞋式垂足板,圖片來源:Turbomed Dynamic Ankle Foot Orthosis

13 易步垂足板

易步垂足板屬於「關節動力型」垂足板。

獨家專利的可調式彈性設計,可針對不同張力的垂足調整彈性;結構強壯且輕巧,可搭配使用各種鞋型,不需要另外買大一號的鞋子,腳掌有綁帶加強固定,可有效避免足內翻。

無力型」及「張力型」垂足患者皆可使用。

易步垂足板可申請輔具補助,申請金額最高為 $4000。(以實際申請結果為準)

易步垂足板 AFO
易步垂足板 AFO,圖片來源:巴德爾醫療輔具

14 怎麼選擇適合自己的垂足板?

不同款式的垂足板有不同的功能與適用範圍,你必須根據自己的疾病垂足類型以及期望來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垂足板。

我將本篇介紹的垂足板類型整理成下列表格,並根據自己的經驗列舉適用類型與族群,讓大家參考,

建議在購買之前,先詢問您的治療師,並親自試穿體驗過後,再購買使用。

類型種類特色適用垂足適用族群相關補助
前置式固定型健保全額補助,適合輕度垂足無力型、張力型周邊神經損傷、中風、脊髓損傷健保全額補助
後置式固定型、關節型可加裝可動關節方便蹲站無力型、張力型周邊神經損傷、中風、脊髓損傷輔具補助,最高 $3000
碳纖維固定動力型輕薄又強壯,易隱藏及穿入鞋子無力型周邊神經損傷輔具補助,最高 $3500
掛鞋式固定動力型與皮膚接觸範圍最少,較無壓迫問題無力型周邊神經損傷需自費,無補助
易步關節動力型調整性高、易隱藏及穿入鞋子、可防內翻無力型、張力型周邊神經損傷、中風、脊髓損傷輔具補助,最高 $4000

⭐️ 利益揭露:我曾以醫學顧問的身分參與垂足板的研發,在設計過程中對垂足板做過大量的產品結構與市場分析,最終針對我們認為其他垂足板的不足之處,開發出新款的垂足板。


15 【直播回放】腦中風垂足板你要怎麼選?

加入社群呼籲

Written By Human Not By AI Badge White@2x
📊 瀏覽人次: 5,375 次瀏覽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