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日期:2025年05月02日
1 為什麼你一定要認得中風前兆?
中風發作就像車禍,來得又快又突然,一秒都不能等。
最常見的阻塞型中風,占了八成以上,一旦發作,搶救時間只有 3~4.5 小時。出血型中風更致命,有些人還沒送到醫院就已經死亡。
問題是,中風前往往沒有預告,錯過第一時間就可能留下永久後遺症,甚至無法救回來。
所以,你能不能一眼認出中風前兆,決定了病人能不能活下來、能不能好好恢復。
以下是你需要特別注意的中風警訊:
2 常見的中風前兆
❶ 臉、手、腳突然沒力或麻掉
發現自己笑起來嘴角歪一邊、手抬不起來,或是一隻腳突然走不穩、踩不到地。
❷ 突然講不清楚,或聽不懂別人在說什麼
像是「舌頭打結」、說話亂七八糟,甚至別人叫你,你好像也搞不清楚對方在講什麼。
❸ 眼睛突然看不清楚
你可能一邊眼睛模糊、看不到東西,或是視線忽然變黑,像是突然有人把燈關掉。
❹ 走路像喝醉一樣
你可能突然站不穩、走路歪來歪去、東倒西歪,整個人像失去重心。
❺ 突然頭痛到受不了
不是一般的頭痛,而是你從來沒遇過的劇烈痛,甚至痛到想吐或冒冷汗。
這些症狀可能突然出現,也可能在短時間內(24小時內)自行消失。
就算症狀消失,也要立刻送去醫院檢查,因為這是「小中風」的警訊,短時間內可能會變成真的中風。
3 比較少見但也需要警覺的症狀
- 突然噁心或嘔吐(不是因為吃壞肚子)
- 直接昏倒或癲癇
- 意識混亂,搞不清楚自己在是誰、在哪、在做什麼
- 吃東西容易嗆到,吞口水或食物感覺不順或怪怪的
- 一邊耳朵突然聽不見
- 不由自主的抽緒,手不斷顫抖、嘴角抽動、眼皮跳動或一直眨眼等等
4 越早送醫、越少傷害!發現中風前兆,請立刻做這 3 件事
中風要搶快,「救命的關鍵時間」只有短短幾個小時,越早發現、越早送醫,越有機會把傷害降到最低。
那要怎麼判斷是不是中風?記住這個簡單的口訣:
5 「微笑、舉手、說你好」:中風快速自我檢查法
❶ 微笑:請對方露齒微笑。
- 看看嘴角有沒有一邊歪斜?
- 笑起來兩邊不對稱嗎?
❷ 舉手:請他雙手平舉、維持 10 秒。
- 有一隻手慢慢掉下來、舉不起來嗎?
❸ 說你好:請他說一句「你好」或「今天星期幾」。
- 有沒有說不清楚、口齒含糊、答非所問
6 只要有一項異常,就要馬上送醫!
很多人會猶豫:「應該沒那麼嚴重吧?再觀察看看。」
但中風不能等,一等可能就是一輩子的遺憾。
- 請馬上撥打 119,告訴他們「懷疑中風」。
- 記下發作時間,這對醫生決定治療方式非常重要。
- 千萬不要自己開車送醫! 叫救護車最安全,醫護人員可以在途中就開始急救。
7 中風黃金 3 小時內,是最好的治療時機
有些急性中風的治療方式(例如溶栓藥物),只在發作 3 小時內有效。
錯過這段時間,就算再厲害的治療也無法挽回腦部損傷。
寧可白跑一趟,也不要錯過搶救時機。
當你有疑問:「他是不是中風了?」那就當作是,馬上打 119。
8 小中風不是小事,是大中風的警告!
所謂「小中風」,就是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
雖然症狀和真正中風很像,但通常在幾分鐘到 24 小時內就會恢復,看起來好像「沒事了」。
但別被假象騙了,只要你發生過小中風,短期內有高達 9 成機率會演變成真正的腦中風。
所以只要懷疑是小中風,不管症狀有沒有好,都應該立刻就醫。
就算到醫院時人已經恢復正常,醫師仍可透過腦部影像、心律監測、血管超音波等檢查,找出潛在風險。
小中風就像火災前冒出的第一縷煙,
你現在看到煙了,就該馬上滅火,而不是等到房子燒光才後悔。
不要錯過這個阻止傷害惡化的黃金時機!
9 高風險族群要特別小心!這些人更容易出現中風前兆
有些人本身的體質或生活習慣,讓他們更容易中風。以下這些情況,只要你符合其中一項,就要特別注意!
- 血壓太高:長期高血壓會讓血管變脆、變硬,容易堵住或破裂。
- 血糖不穩定:長期高血壓會讓血管變脆、變硬,容易堵住或破裂。
- 血液中的壞膽固醇太多:壞膽固醇會在血管內堆積,形成斑塊,讓血流不順。
- 抽菸:菸害會讓血管老化得更快,還會增加血液凝結風險。
- 體重過重和缺乏運動:容易引發三高,讓中風風險大增。
- 家族中有人中風過:可能與遺傳或相似的生活方式有關,風險也會比較高。
如果你是高危險群,出現任何疑似中風前兆的症狀,馬上就醫檢查,別以為一定要「癱瘓」、「昏倒」才是中風。
10 中風前兆出現後怎麼辦?3 個步驟降低傷害風險
如果你懷疑自己或家人出現中風前兆,千萬不要觀察或拖延,記住這 3 個關鍵步驟:
❶ 立即就醫,爭取黃金搶救時間
中風的治療黃金期只有短短幾個小時,越早送醫,腦部受損越少。
不要自己開車,也不要等看看,請立刻撥打 119 叫救護車。
❷ 告訴醫師症狀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請盡可能記下「第一次出現症狀的時間」,這對醫師來說非常重要,可以幫助判斷病人是否符合溶栓等急救治療條件。
❸ 配合醫療後續與復健,減少後遺症
穩定後,醫師可能會安排進一步檢查與用藥,並建議進行復健訓練,幫助身體恢復功能。
千萬不要因為症狀改善就中斷治療或不復健,否則容易復發或留下後遺症。
11 預防腦中風的方法
腦中風雖然嚴重,但大多數都可以預防,重點在於提高警覺,並採取以下措施:
- 定期檢查三高(血壓、血糖、血脂):尤其要避免血壓劇烈波動。
- 規律運動:如每天30分鐘的快走、游泳等,增強心肺功能和血管彈性。
- 戒菸限酒: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 均衡飲食:多吃蔬菜水果,避免高鹽、高油、高糖食物。
- 管理情緒:避免長期壓力過大,學習放鬆技巧如深呼吸、冥想。
- 定期體檢:特別是有家族史者,應定期做腦血管檢查。
12 常見誤判與迷思:這些狀況不是「小事」,而是中風警訊!
很多人中風送醫已經太晚,就是因為一開始「以為沒那麼嚴重」。以下這些誤解,你千萬不能犯:
只是暈一下,應該是太累了吧?
暈眩如果合併走路不穩、視線模糊、說話含糊,就不是單純疲勞,而可能是小中風。尤其是高風險族群,只要有一點異狀,就該立刻檢查。
他現在已經好了,應該沒事了吧?
小中風的症狀可能很快就消失,但不代表沒問題。超過九成的小中風,短期內會轉成真正的腦中風,現在好轉只是暫時,不能輕忽。
沒有昏倒、沒有癱瘓,應該不是中風吧?
錯!中風的前兆可能非常輕微,比如臉一邊無力、講話有點不清楚、看東西模糊,只要出現其中一項,就該提高警覺。不是只有倒下去才是中風!
先觀察看看,明天再去醫院
觀察等於浪費黃金搶救時間。中風搶救只有 3~4.5 小時,錯過時機,藥物都救不回來。
「寧可大驚小怪送醫,勝過錯失救命機會」
如果你心裡有疑問:「是不是中風?」那就當作是,馬上打 119!
13 常覺得脖子緊,我快中風了嗎?
中風前兆常常不是你想像中的「昏倒、癱瘓」,反而可能是一些看起來沒那麼嚴重的症狀。
但也有一些症狀,雖然會讓人擔心,卻不一定是中風引起的。以下這張表,幫你快速釐清:
常見症狀 | 有可能是中風? | 判斷重點 | 建議處理 |
---|---|---|---|
脖子痠緊 | ❌ 通常不是 | 常見於肩頸痠痛、姿勢不良、壓力緊張 | 熱敷或放鬆休息即可,若合併手麻才需注意 |
偏頭痛 | ⭕ 需警覺 | 若有視力模糊、語無倫次、單側無力等伴隨症狀,應立刻就醫 | 有偏頭痛病史者可先觀察,但新發作建議就醫排除中風 |
單側手腳突然沒力或麻木 | ✅ 高度懷疑 | 突然發作、只影響單側、持續不退 | 立刻打 119 送醫,不可拖延 |
站起來暈、眼花 | ❌ 通常不是 | 常見於低血壓、貧血、脫水等 | 若沒合併走路不穩或說話異常,可先休息觀察 |
講話不清楚或聽不懂別人在說什麼 | ✅ 高度懷疑 | 說話口齒不清、亂講、無法理解他人 | 馬上送醫,這是語言區出血或缺血可能徵兆 |
走路像喝醉 | ✅ 高度懷疑 | 突然失去平衡、站不穩、走路歪斜 | 請勿嘗試自行移動,馬上求助醫療人員 |
短暫手麻(如睡姿壓到) | ❌ 通常不是 | 會因位置改變而改善、症狀移動、不固定 | 多半是壓迫性神經,無需過度緊張 |
嘴歪、微笑不對稱 | ✅ 高度懷疑 | 一邊嘴角下垂、無法微笑對稱 | 常見中風警訊,立刻啟動急救流程 |
14 常見問題
小中風有什麼症狀?
小中風會出現類似中風的症狀,如身體半側的手腳無力、感覺麻木或口齒不清,但只持續幾分鐘或幾個小時,並在 24 小時內消失。
這可能是更嚴重中風的預警,應立即就醫,儘早治療,避免後續更嚴重的發作。
出現中風前兆怎麼辦?
馬上送醫,才有機會在三小時內施打「血栓溶解劑」,有效減少中風後的殘障和後遺症。
要記下發病時間,這對醫師決定治療方案很重要。
中風要送哪一科?
急性中風時應馬上叫救護車送急診。
如果曾經發生過小中風,想做進一步檢查,可以掛「神經內科」。
中風可以自己開車去醫院嗎?
不可以,患者不要自行開車,開車需要高度專注,中風開車很危險,危害自己也危害他人。
最安全的選擇是立刻打 119,由救護車送醫。
救護車上有專業醫療設備和急救人員,可以第一時間檢查病情,並迅速將您送至適合的醫療機構,爭取治療的寶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