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日期:2024年11月05日
1 為什麼會發生額葉中風?
額葉會發生中風,主要是由於供應額葉血液的動脈發生阻塞或破裂,導致額葉缺氧或出血。可分為:
血管阻塞引發「缺血性中風」
當血塊阻塞了供應額葉的動脈時,會切斷這部分腦區的血液和氧氣供給,造成「缺血性中風」。常見的阻塞動脈包括:
- 頸內動脈(internal carotid artery):這條動脈從頸部上升到大腦,供血給大腦的多個部分,包括額葉。
- 大腦中動脈(middle cerebral artery):這是一條主要動脈,負責供血給大腦的側面,包括一部分額葉。
- 大腦前動脈(anterior cerebral artery);這條動脈專門供血給大腦的前部,包括額葉的大部分區域。
血管破裂引發「出血性中風」
如果供應額葉的動脈破裂,就會導致腦內大量出血,引發「出血性中風」。
2 額葉的功能是什麼?
額葉在額頭的位置,佔了大腦三分之一以上,可以幫助你執行複雜的任務、情緒管理、做決定、創新以及想像。
主要負責以下重要功能:
口語表達與語言能力
額葉的左半邊,尤其是布洛卡區(Broca’s area),可以「把想法轉換成語言,講出來,讓別人知道你在想什麼」。
運動技能
額葉也控制著人體肌肉的主動運動,讓你可以自然的走路、跑步或是拿取物品,做任何你想得到的身體運動。
行為和思考能力
額葉管理著你的行為和思考,讓你達成自己的目標。
這種高階認知能力統稱為「執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包括以下兩大部分:
- 計劃:
- 包含工作記憶、規劃/排定做事順序、時間管理、檢討及改善。
- 就像你在準備晚餐,你需要先組織你的想法(想要煮什麼),規劃你要怎麼做(買菜、烹飪順序、準備工具),管理你的時間(幾點開始煮),並在完成後檢討和改善(下次怎麼煮會更好)。
- 執行:
- 包含衝動控制、情緒管理、開展任務、持久專注、堅持達標和靈活變通等等。
- 像是當你在工作時,你可能很想滑手機,但你知道你需要先完成工作,這就是控制衝動能力。
- 當你在打籃球時,就算好幾次都投不進,但你能繼續挑戰而不會生氣,這就代表了你有控制情緒的能力。
- 執行功能對你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表現非常重要。你可以自律的早睡早起、準時上班、減肥或是養成運動習慣等等,也都是「執行功能」在幫忙的緣故。
情緒和社交能力
因為額葉負責管理你的行為和思考,所以他也有助於你的情緒調節,以及同理別人的感受,這會影響到你和他人的互動,幫助你知道什麼是社會可以接受的,什麼是不可以接受的。
3 額葉中風有哪些症狀?
因為額葉占了大腦最大的體積,所謂樹大招風,中風最常受傷的部位也是額葉,所以多數的患者都有額葉中風的症狀,大致可歸納為四大類:
動作障礙
最顯著的症狀就是左半邊或右半邊的肌肉無力,手臂或腿抬不起來,可能產生的症狀包括:
- 吞嚥困難,因喉嚨的肌肉無力,可能會導致窒息、肺炎或營養不良的後遺症
- 身體協調能力受損,影響平衡、姿勢和行走
- 失禁或無法排尿,因相關的肌肉失去控制
- 肌肉僵硬和萎縮,因為長期臥床和姿勢不良
講話講不出來(表達性失語症 Broca’s aphasia)
如果中風影響到左半球,可能會出現各種語言障礙,例如表達型失語症(Broca’s aphasia),你聽得懂別人在說甚麼,也讀得懂文字,但不能把自己的想法轉換成語言和文字。
表現是說話速度變慢、句子變短、斷斷續續,發音也不清楚。
認知功能下降
你的記憶力、解決問題能力等認知功能可能會逐漸減退,變的越來越不主動、情緒變化無常、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等等。
有些人可能發生好幾次的額葉小中風,雖然動作看似正常,但認知功能、行為和性格卻慢慢變得和原本完全不一樣,罹患「血管性失智症」。
行為和性格改變
因為情緒調節能力受損,你可能會莫名大哭大笑、情緒反覆無常,或是出現以下行為改變:
- 性格特質改變,如冷漠、固執、容易氣餒、容易生氣等
- 控制不住衝動,做出違反社會規範的舉動,例如隨地大小便
- 言行舉止變得粗魯或奇怪
- 約三分之一的患者會出現中風後憂鬱症
4 額葉中風的危險因子
額葉中風和其他類型的中風一樣,有八大主要危險因子。如果你符合這八大危險因子中的三項或以上,就屬於高危險群。
吸菸
吸菸會使中風風險增加三倍,抽菸越多,中風機率就越高。主要原因是會導致動脈粥狀硬化。
運動量不足
缺乏運動會導致新陳代謝變差、血壓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這些都會提高中風機會。
肥胖
肥胖會加重心臟負擔,也會引起高血壓、高血脂和糖尿病等其他中風危險因子。
高血壓
血壓高會讓血管承受更大壓力,加速動脈硬化,導致血管破裂或形成血塊,特別是供應腦部的細小血管。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中風機率是一般人的兩倍,因為高血糖會讓動脈變硬、變窄。
膽固醇過高
血液中高膽固醇會在血管內壁形成堵塞物,妨礙血流,增加中風風險。
心房顫動
心房顫動會讓心臟難以將血液完全送出,容易形成血塊。如果血塊流到腦部阻塞血管,就會引發中風。
中風家族史
如果家人曾經中風,你自己的中風風險也會較高,因為可能受到遺傳和生活習慣的影響。
所以要預防中風,就要儘量避免上述八大危險因子,並且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5 額葉中風的預後與期望
由於額葉中風會導致認知和行為的問題,恢復過程會有許多挑戰,需要幫助患者調節情緒和抑制衝動。
家屬要學習在患者出現極端的焦慮、憤怒或是哀傷時,如何冷靜應對,尋求認知行為專家的協助,例如職能治療師以及語言治療師,一起幫助患者能更配合復健,改善訓練成效,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
建立生活規律
額葉中風患者因為認知損傷,比較難自己決定或規劃要做什麼事情,可能會整天躺床、缺乏動機,閒閒沒事不知道要做什麼,讓認知和身體功能逐漸退化。
建立固定的生活規律,可以幫助患者知道每天該做什麼事,不需要傷腦筋自己規劃。
家屬可以和職能治療師合作,幫患者設計一個作息表,規劃每天的活動,作息表要包含工作、運動、娛樂和休息,最好和他以前的習慣相似。
例如患者以前有運動的習慣,家人可以陪著他每天早上去公園做一些簡單的伸展。
製作好作息表後,把它寫在日曆或本子上,貼在房間顯眼處,每天陪著患者查看,並依照計畫執行,完成後可以打勾或是貼上貼紙,增加他的成就感。
試試認知行為療法
認知行為療法是一種心理治療,可以幫助人們察覺並改變負面的想法和行為模式,當你的想法開始改變的之後,你的情緒和你的行為也會跟著改變。
額葉中風後可能會有情緒波動、憂鬱或焦慮的問題,認知行為療法可以幫助你把負面的想法轉化為正面的信念,學習不同的解決問題方法。
藉此改善你復健的參與積極度、建立自信和自我效能感,也會改善你的社交技巧和人際關係,促進整體的身體健康。
在台灣,認知行為療法可以尋求職能治療師、心理治療師以及語言治療師的幫助。
簡化與分解步驟
由於注意力和組織能力受損,額葉中風後會覺得做什麼事都很困難,什麼事都作不好。
職能治療師會利用一些策略來幫助你,像是把事情分成一個一個的小步驟,寫在紙上,讓你可以依序完成。
☕️ 例如泡一杯咖啡,可以分解成以下的步驟:
- 準備用具:
- 咖啡機
- 咖啡粉
- 濾紙
- 馬克杯
- 量取咖啡粉:
- 每杯咖啡使用 7 克咖啡粉
- 加入水
- 加到 8 分滿的水
- 水的溫度在92-96°C之間
- 沖煮咖啡
- 如果使用咖啡機,按下開始鍵
- 將咖啡倒入杯中
- 加入調味品(可選)
- 牛奶、糖、奶精等自行添加
- 攪拌均勻並小口品嚐
隨著你「依步驟執行」的能力越來越好,你就可以挑戰更複雜的任務,例如準備晚餐,甚至自己學著分解不同任務的步驟,讓你越來越能夠獨立照顧自己。
6 額葉中風的復健專業
額葉中風後,通常需要長時間的復健,才能恢復身體和生活功能,在台灣能夠幫助你的復健專業包含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以及語言治療師。
職能治療
中風後,你的自理能力會受到影響,包括基本的日常生活中,像是自己洗澡、吃飯、寫字、購物、打掃家裡或是照顧寵物等等。
職能治療師會透過訓練、環境調整以及輔具的使用等方法,幫助你重新獲得這些生活技能,讓你能夠更加獨立自主,甚至重返工作崗位。
職能治療師也會關注你的認知功能和情緒狀態,會透過「認知行為療法」等方法,幫助提升你的記憶力、注意力、解決問題和學習能力,讓你重獲信心,改善你的生活品質。
物理治療
為了恢復肌肉力量和協調能力,你需要參加物理治療訓練。
習慣每天做特定的動作訓練,是中風恢復的關鍵,物理治療師會幫助你提高基本的身體能力,尤其是肌力、耐力、關節活動度、平衡、協調以及走路等等,讓你重新學會控制自己的身體。
語言治療
如果中風讓你說話或理解語言有困難,甚至吞嚥也有問題,請立即開始接受語言治療。
語言治療師會全面評估你的溝同能力,包含說話、理解、閱讀書寫等等,來判斷你是否有失語症、夠因障礙或是吞嚥困難等問題。
再透過各種訓練方式,例如練習發音、物品命名或生活場景對話,來訓練你的大腦語言區域,恢復理解與說話能力。
如果無法恢復語言能力,語言治療師也會利用手勢、圖像、溝通版等輔具,幫你建立其他的溝通方法。讓你可以有效地和家人朋友溝通,重新融入家庭和社會生活。
7 常見問題
什麼是額葉中風?
額葉中風是指供應額葉血液的動脈發生阻塞或破裂,導致大腦額葉缺氧或出血的情況。
額葉中風有哪些常見症狀?
常見症狀包括動作障礙、講話困難、認知功能下降以及行為和性格改變等。
怎麼幫助額葉中風患者?
可透過建立生活規律、認知行為療法和分解步驟等方式,配合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和語言治療師的指導來復健。
認知行為療法如何幫助額葉中風患者?
認知行為療法可以幫助額葉中風患者改變負面的思維和行為模式,提高情緒調節以及社交技巧。
有哪些專業可以幫助額葉中風的患者?
額葉中風可以尋求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以及語言治療師的協助。
8 參考資料
- Stuss, D., & Alexander, M. (2000). Executive functions and the frontal lobes: a conceptual view. Psychological Research, 63, 289-298.
- Catani, M., Dell’Acqua, F., Vergani, F., Malik, F., & Schotten, M. (2012). Short frontal lobe connections of the human brain. Cortex, 48, 273-291.
- Chayer, C., & Freedman, M. (2001). Frontal lobe functions. Current Neurology and Neuroscience Reports, 1, 547-552.
- Kuriakose, D., & Xiao, Z. (2020). Pathophysiology and Treatment of Stroke: Present Statu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21. https://doi.org/10.3390/ijms21207609.](https://www.mdpi.com/1422-0067/21/20/7609)
- Vu M, Mohamed M, Stead TS, Mangal R, Ganti L. Frontal lobe hemorrhage with surrounding edema and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Cureus. 2022 Nov 10;14(11):e31345. doi:10.7759/cureus.31345
📊瀏覽人次: 903 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