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風每天練習 100 次以上的動作,你的大腦才會記住怎麼動。
機器人復健能在一小時內完成超過 1000 次的練習,讓你的復健事半功倍。
它就像一個超有耐心的教練,不會累、不會煩,專心陪你練到會為止。
1 什麼是機器人復健?
機器人復健是把「機器鎧甲」穿在身上,讓機器人幫你把身體動起來,用來學習走路、把手臂伸出去,或是抓住東西。
類似電影「明日邊界(Edge of Tomorrow)」中,湯姆克魯斯所穿上的外骨骼鎧甲,在電影中,這種裝甲能大幅增強士兵的力量、速度和戰鬥能力,幫助他們和外星敵人作戰。
電影裡的鎧甲是為了力量,復健用的機器鎧甲則是為了「溫柔而精準地」幫助你復健。
它不會帶你去打怪,而是帶你一步步重新掌握身體中的基本動作。
2 機器人復健會幫助你學習動作技巧
假設你想學會騎腳踏車,但一開始很難抓平衡。
這時如果有一個朋友在旁邊扶著你,不會讓你摔倒,還會幫助你保持穩定,你就可以慢慢找到平衡點。
機器人復健就像這個扶著你的朋友,當你在復健的時候,扶著你的手臂、大腿和軀幹,來幫助你學習。
3 為什麼機器人復健很有用?
❶ 復健機器人比人類更有耐心
中風復健需要不斷地重複練習,你的治療師、家人或是看護很難有足夠的時間跟耐心。
復健機器人可以幫助你一直練同一個動作,不會覺得無聊或疲憊,讓你的大腦慢慢會這些動作。
❷ 復健機器人可以幫你抓出錯誤
如果你動作不對,機器人會提醒你,甚至幫你調整,
就像是有老師手把手教你寫字。
❸ 復健機器人會記錄你的進步
每次訓練完,機器人都會像打卡一樣記下你的進步狀況,
讓你知道自己哪裡越來越厲害。
❹ 復健機器人會幫你做「超大量」的訓練
中風復健需要大量反覆的練習,甚至每天上百次。
以最難訓練的「手抓放東西」來說,傳統復健平均一分鐘只能完成一次動作,
簡單來說,復健機器人就是一個「超有耐心的教練」,
它不會累,不會煩,就是專心陪你練習,
直到你重新掌握這些看似簡單,卻非常重要的動作。
4 機器人復健可以幫到你什麼?
幫你的力量變大
機器人復健可以協助你做那些一開始你沒力做、太困難的動作。
當你漸漸變強,機器就會減少幫助,讓你自己完成,越練越有力氣,
幫助你走得更遠、拿得更穩、抬得更高。
讓你的動作更流暢
機器人復健能引導你做出正確的動作。
當你動作不協調,它會幫你調整,讓你的身體學會怎麼配合,動作變得更順、更協調。
讓你的動作做得更好更滿
自己練習往往動作都只能做一半,手開一半、肩膀抬一半、腳步踏一半,
機器人復健可以拉你一把,慢慢擴大你的動作範圍,讓你手腳恢復得更好。
幫你走得更穩、平衡感更好
機器人復健能模擬走路的感覺,幫助你訓練步伐和平衡。
它就像一個穩定的支架,防止你跌倒,讓你越走越穩,慢慢找回平衡感。
5 機器人復健怎麼做才有效?
中風是大腦的復健,所有的訓練都必須是從大腦開始,機器人復健也不利外。
要讓機器人復健有效果,關鍵是你必須「想」要做某個動作,復健機器人偵測到你的意圖後,才協助你把動作做好。
舉例來說,當你「想」要打開手,拿桌上的葡萄來吃,復健機器人偵測到你「想」要讓打開手的肌肉收縮,才啟動馬達幫你把手打開。
或是當你「想」要往前走,機器人偵測到你的重心往前傾,才會幫你邁出腳步。
復健機器人怎麼知道你「想」要做什麼呢?
它需要透過各種感測器來讀取你身上的訊息,例如:
- 肌電感測貼片,可以偵測到肌肉收縮時放出的電訊號
- 腦波感測器,可以偵測你大腦動作皮質區的腦波
- 角度感測器,可以知道你的關節正在彎曲還是伸直
- 重心感測器,可以知道你的身體正在往哪個方向移動
- 彎曲感測器,可以知道你手指彎曲的角度
或是最簡單的方式,給你一個按鈕,讓你在想要動作時按下去就好。
沒有感測功能的機器人,只是高級的被動關節運動器
如果沒有感測的功能,不管你想不想做,復健機器人都會自動運作的話,這樣並不會幫助你的動作進步。
你在看電視、發呆、聊天或是睡覺,機器人都自動呆板地幫你的手打開、握起來、打開、握起來…
這種情況下,它只能算是被動關節活動,頂多預防你久未活動的肌肉僵硬而已。
📌 機器人復健要有效,必須是「你在操作機器」,而不是讓機器操作你。
6 機器人復健的三種用法
機器人復健有三種用法:❶ 被動模式、❷ 協助模式和❸ 挑戰模式。
醫院高階的復健機器人三種模式都有,而網拍賣的通常只有被動模式而已。
❶ 被動模式:完全由復健機器人幫你動
復健機器人會完全控制你的動作,它會幫你伸展手指、模擬走路,你不需要出任何力氣。
但因你的主動參與幾乎為零,對於大腦神經重組的刺激有限,只能預防肌肉緊繃,不能讓你學習動作。
⭐️ 適合誰用:剛中風、肌肉無力或癱瘓的患者。
❷ 協助模式:你先動,復健機器人再幫你
協助模式下,你需要先嘗試主動進行動作,復健機器人會在你不足的時候提供輔助,
例如當你抬不起手臂時,機器會幫你完成剩下的部分。
⭐️ 適合誰用:有一些動作能力,但力量不夠或動作不流暢的患者。
❸ 挑戰模式:復健機器人會妨礙你,給你更多挑戰
在挑戰模式下,復健機器人會增加阻力或製造干擾,迫使你付出更多努力完成動作,提升你的肌肉力量和動作控制能力。
⭐️ 適合誰用:動作已經恢復,但需要提升力量和穩定性的患者。
7 機器人復健最值得使用的是「協助模式」
從成本效益來看,我最推薦使用「協助模式」。
「被動模式」雖然能改善肌肉僵硬,但每台復健機器人都只能針對特定部位,
若要照顧到全身,成本太高,還不如直接用簡單的物理治療手法。
「挑戰模式」可以用來增加肌力和穩定性,但其實也能用沙包、彈性帶或握力器等更容易取得的工具來練習,
還能直接結合日常動作,像是拿水杯、搬物品等,更有助於增強生活能力。
相比之下,復健機器人的挑戰模式大多侷限於單一動作,或只是結合電腦遊戲,實用性較低。
而「協助模式」會讓你先試著自己動,只有你已經動不了時,復健機器人才提供協助。
這樣你的大腦就能記住正確的動作,比完全依賴機器更有用。
8 哪些中風患者適合機器人復健?
自己會動,只是動不好的人
你的手或腳已經能動,哪怕只有一點點。
動作越明顯,復健機器人越知道「你想做什麼」,才更能有效地引導你完成正確動作。
有預算的人
機器人復健不是一兩次就有效,有些患者可能需要進行上百次的療程,
一次一小時的機器人復健約 2000~3000 元,你的口袋要夠深,
建議先確認保險是否支付。
有耐心的人
機器人復健會不斷重複相同的動作,十分單調無聊,
就算配合電腦遊戲,玩了上百次也會感到厭煩,
你必須有足夠的耐心。
9 哪些中風患者不適合機器人復健?
想偷懶,只靠機器不想努力的人
機器人只是幫助你省力,讓你的努力更有價值,
機器人復健的時候,你自己在放空發呆是沒什麼效果的。
只想做一兩次的人
有些醫院可以體驗幾次機器人復健,但只試用一兩次很難看出效果。
你應該把體驗的重點放在「機器人知不知道你想做什麼?然後帶你做出來?」,
如果機器人能做到這點,才代表這個治療方式適合你。
想評估能進步多少,通常需要進行 10~20 次療程才能知道。
肌肉太僵硬或是關節卡卡的人(嚴重痙攣或攣縮)
如果你的手腳緊繃到很難活動,或是稍微動一下就會出現強烈的肌肉張力,
復健機器人也很難引導你做出動作。
可以先用 iOpen 中風機械手進行拉筋和放鬆訓練,之後再配合機器人復健。
📌 張力太高怎麼辦?我在這篇文章有介紹中風後降低張力的方法
認知不清楚的人(嚴重認知功能障礙)
如果你聽不懂治療師和復健機器人的引導,或無法專心,
使用機器人復健的效果會大打折扣。
手或腳腫起來的人(水腫)
如果你的手或腳腫得厲害,使用復健機器人可能會不舒服或受傷,甚至根本穿不進去。
建議水腫消了再來。
嚴重疼痛的人
如果你在復健時很痛,機器人復健可能會讓你更不舒服,
需要先解決疼痛問題。
10 機器人復健的優點
讓你輕鬆做更多
復健機器人可以提供高強度、重複性的訓練,
幫助你的大腦神經重組和恢復,重新掌握身體控制能力。
記錄數據,知道你改善多少
復健機器人會記錄你的動作細節,例如用多少力氣、完成幾次練習。
這些數據能讓治療師更清楚你的狀況,適時調整訓練計畫。
讓治療師專注指導你把動作做好
復健機器人可以分擔抬手、抬腳這些耗費體力的工作,
讓治療師有更多精力顧及你的動作做得好不好?需要不需做調整?
讓你的努力更有感
機器人復健只在你需要幫忙時幫你一點,不會幫太多。
治療師和家屬有時太貼心,會在你沒力時拉著你完成,讓你不知道是自己做到的還是被幫的。
機器人讓你清楚知道「自己努力了多少」。
11 機器人復健的缺點
費用高昂
機器人復健比傳統復健貴得多,而且無法完全取代傳統復健,就像營養食品不能完全取代正餐一樣。
你應該同時進行傳統復健和機器人復健,兩者搭配才能讓你的復健更全面有效,
整體花費可能更高。
不能取代治療師
復健機器人只能分擔部分工作,不能完全取代治療師,
例如穿上走路用的復健機器人,仍需要治療師扶著你走,
這更進一步拉高了機器人復健的成本,可能醫院、治療師和患者三方都認為不划算。
不能帶回家練
高階的復健機器人因為昂貴,只能在醫院使用,不能在家裡自己練習。
如果要讓機器人復健的效果可以延續,建議搭配適合居家使用的機械手,例如 iOpen 動動手。
功能單一
每種復健機器人都針對單一的復健目標,例如手指伸展、肩膀活動或走路訓練。
如果你有不同的需求,就要搭配不同的機器人復健。
只能教你動作,不會教你生活技能
復健機器人只教你基本動作,例如肩膀怎麼抬高、手指怎麼打開。
學會基本動作後,你還要額外花時間練習喝水、刷牙和穿衣服,這些需要傳統復健的協助。
12 機器人復健 vs 傳統復健:哪一個比較好?
科學家做了很多研究,發現機器人復健和傳統復健的效果各有優勢,並沒有明顯誰更好。
實際上,哪一個比較好,取決於理想環境和現實條件的差異。
傳統復健的優點,是治療師能根據你的狀況即時調整,設計屬於你的復健計畫,並結合日常生活應用。
但現實中,治療師往往同時要照顧很多患者,不能一直陪你一對一。
機器人復健的優點是給你超大量、高頻率的重複動作訓練,這對動作學習很有幫助。
但現實中,機器人復健的費用高昂,你如果沒有頻繁使用,效果也很有限。
最好的做法是,是治療師先了解你的狀況,幫你設計好復健計畫,
再搭配復健機器人幫你大量練習,既能減輕治療師的負擔,也讓你練的更多。
✅ 若預算有限,優先選擇治療師一對一的指導,才能針對你的需求量身訂做,
❌ 最差的做法,是只做機器人復健,犧牲傳統復健和一對一指導,這會讓你很認真的練習,卻不清楚自己做對了什麼?
13 我適合機器人復健嗎?
回答以下問題,勾選符合你狀況的選項。
✅ 適合做機器人復健,如果你:
□ 手腳能動一點點,哪怕只是輕微的動作
□ 聽得懂治療師的指令,能配合練習
□ 有耐心重複練習相同的動作
□ 能負擔每個禮拜 3~5 次,一次 2000-3000 元,或有保險給付
□ 能規律去醫院做復健(建議至少10-20次療程)
□ 手腳沒有明顯腫脹或嚴重疼痛
❌ 不太適合做機器人復健,如果你:
□ 肌肉非常緊繃,稍微一動就會更僵硬
□ 手腳有明顯腫脹
□ 無法專心配合指示
□ 預算有限,想要短期體驗就好
□ 身體有嚴重疼痛問題
評估結果:
- 如果你在✅區域勾選較多:建議可以諮詢你的治療師,評估是否適合開始機器人復健
- 如果你在❌區域勾選較多:建議先做傳統復健,改善目前的問題後再考慮
記住:
- 這只是初步評估,最終還是要由專業的治療師判斷
- 不要只靠機器人復健,能有治療師一對一的指導才是最有效的。
14 參考資料
- Sale, P., Franceschini, M., Mazzoleni, S., Palma, E., Agosti, M., & Posteraro, F. (2014). Effects of upper limb robot-assisted therapy on motor recovery in subacute stroke patients. Journal of neuroengineering and rehabilitation, 11, 1-8.
- Barker, R. N., Hayward, K. S., Carson, R. G., Lloyd, D., & Brauer, S. G. (2017). SMART arm training with outcome-triggered electrical stimulation in subacute stroke survivors with severe arm disability: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Neurorehabilitation and neural repair, 31(12), 1005-1016.
- Hwang, S., Min, K. C., & Song, C. S. (2024). Assistive technology on upper extremity function for stroke pati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with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Hand Therapy.
- Hasan, S. K., Bhujel, S. B., & Niemiec, G. S. (2024). Emerging trends in human upper extremity rehabilitation robot. Cognitive Robotics.
- Forbrigger, S., DePaul, V. G., Davies, T. C., Morin, E., & Hashtrudi-Zaad, K. (2023). Home-based upper limb stroke rehabilitation mechatronic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BioMedical Engineering OnLine, 22(1), 67
- Jiryaei, Z., & Jafarpisheh, A. S. (2024). The usefulness of assistive soft robotics in th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hand impairment: A systematic review. Journal of Bodywork and Movement Therapies.
- Hong, R., Li, B., Bao, Y., Liu, L., & Jin, L. (2024). Therapeutic robots for post-stroke rehabilitation. Medical Review, 4(1), 55-67
📊瀏覽人次: [jp_post_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