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日期:2024年11月05日
💬 中風後的肌肉張力異常有 6 種處理方式:❶ 降低神經訊號、❷ 預防與改善攣縮、❸ 降低已經升高的張力、❹ 創造安全的環境、❺ 訓練動作控制能力、❻ 手術治療。
這篇文章我將詳細分享這 6 種方式的特色、優點、缺點以及有效期,幫助中風的你找到面對異常肌肉張力的有效方法。
1 什麼是中風後的異常肌肉張力?
中風後,人體的肌肉可能會變得僵硬,出現所謂的「肌肉張力異常」。
這種情況可能發生在身體的任何部位,但最常見的是手肘、手腕、手指、膝蓋和腳踝。
舉例來說,當你試圖抬起手臂時,你可能會發現手肘自動彎曲,手腕下垂,手指緊握。
或者,當你走路時,你可能會發現膝蓋自動伸直,腳趾下垂,腳掌向內翻。
簡單來說,只要你在運動時,有許多肌肉不由自主地收縮,並且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放鬆,那麼你就可能有肌肉張力異常的問題。
2 中風張力如何消除?
異常肌肉張力主要由大腦損傷引起,而目前我們無法迅速修復這種損傷。
因此,治療重點在於使用不同策略降低異常張力,並透過復健提升動作控制,從而減輕異常張力的影響。
當你的動作能力越好,身體越能自由活動,異常張力的影響就會大大降低。
消除中風張力的方法,可分為 6 種:
- 降低神經訊號:
- 注射肉毒桿菌
- 服用肌肉鬆弛劑
- 預防與改善攣縮:
- 被動關節運動
- 低強度長時間拉筋
- 穿抗痙攣副木
- 降低已經升高的張力:
- 短時間高強度拉筋
- 熱敷
- 按摩
- 震動治療
- 正念與冥想
- 創造安全的環境:
- 門口斜坡
- 浴室扶手
- 馬桶增高座
- 浴室防滑等等
- 訓練動作控制能力:
- 職能治療
- 物理治療
- 穿戴動態矯具
- 機械人輔助療法
- 任務導向訓練
- 肌內效貼布
- 電刺激
- 水療
- 增加肌力
- 手術治療
- 肌腱切開術
- 肌腱延長術
3 ❶ 降低神經訊號
「藥物治療」是降低神經訊號的主要方法,
根據台灣腦中風學會的建議,當異常的肌肉張力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或是會造成疼痛的時候,
就要優先考慮用藥物來降低神經訊號。
如果異常張力並不嚴重,也不會有關節變形疑慮的中風患者則不一定要使用。
主要分為口服的「肌肉鬆弛劑」以及注射的「肉毒桿菌」兩種方法。
肌肉鬆弛劑
口服藥物可以降低神經傳給肌肉的訊號,讓肌肉容易放鬆,這類型的藥物統稱「肌肉鬆弛劑」。
服用後幾十分鐘開始見效,並維持 6~7 個小時,因個人代謝速度與服用的藥物而異。
肌肉鬆弛劑的缺點是不能專門作用於受影響的肌肉,可能導致正常肌肉也變得無力。
多數的肌肉鬆弛劑都有嗜睡的副作用,會讓你想睡覺、注意力難以集中,
另外,肌肉鬆弛劑屬於「醫師處方藥物」,過量或長時間服用都有風險。
可能會增加跌倒的風險,也不能駕駛交通工具。
肝腎功能不佳的患者,不能服用過量,也要留意與酒精、安眠藥、抗憂鬱等藥物的交互作用。
根據衛服部的資料,常見的肌肉鬆弛劑包含:
- Befon(倍鬆)
- Solaxin(舒肉筋新)
- Sirdalud(鬆得樂)
- Mephenoxalone(美飛舒肌)
- Userm(悠縮莫)
- Soma(舒肌痛)
注射肉毒桿菌
肉毒桿菌可以直接作用在肌肉上,幫助肌肉放鬆,而不會像肌肉鬆弛劑一樣,影響到全身的肌肉。
肉毒桿菌注射數天後會開始產生效果,並維持 4-6 個月,
當藥物被身體代謝掉後,暫時降低的肌肉張力就又會重新恢復了。
必須在注射肉毒桿菌期間,積極地參與復健訓練,提升你的動作能力,才能讓治療效果更加持久。
雖然肉毒桿菌治療有健保可以支付,但是需要符合一些特定的條件,比如年齡、中風後的時間、肌肉痙攣的程度等。
如果不符合健保的條件,你也可以選擇自費注射。
💡 中風肉毒桿菌健保規範:
- 20 歲以上成人中風後之手臂或下肢痙攀
- 中風發生後,經復健、輔具或藥物治療上肢至少 6 個月以上、下肢至少 3 個月以上仍有痙攣
- 痙攣程度符合中度到中重度,排除臥床及關節不可逆攣縮者
- 限地區醫院以上醫療機構提出申請
- 需經事前審查核准後使用,申請時須檢附病歷資料、治療計畫及照片或影片
- 每年最多 3 次,列出每條肌肉要注射的劑量
4 ❷ 預防與改善攣縮
「攣縮」是異常肌肉張力所帶來最嚴重的後遺症之一。
當異常肌肉張力讓你的關節長時間固定不動,關節周圍的肌肉與韌帶會變得又短又緊,造成沾粘。
緊繃到別人要幫你被動關節活動都非常吃力的時候,你就可能有「攣縮」的問題了。
為了預防「攣縮」發生,最好的辦法就是保持活動,
即使在休息時,也要讓你的肢體維持伸展狀態,並避免長時間保持同一個姿勢,
才能減少肌肉和韌帶變短變緊的風險。
常見的方法包含被動關節運動、低強度長時間拉筋以及抗痙攣副木。
被動關節運動
當你的患側手腳還沒辦法自己做到正常的關節活動角度時,
就需要你的好手或是家人協助,做「被動」的關節運動。
透過重複的活動肢體,來保持肌肉、肌腱和韌帶的彈性與柔軟度。
關於被動關節運動要特別注意的是:
- 在中風早期,還無法活動的時候就該開始
- 關節活動範圍每個人都不同,在緊繃但不造成疼痛的範圍內活動就好
- 每天 1~3 輪,每一輪每個關節範圍需活動 5~10 次。
- 一次伸展一個關節,避免受傷,例如在活動手腕關節時,避免同時活動手肘與肩膀關節。
- 如果被動關節活動後有疼痛的狀況請立刻停止,尋求職能治療師的協助
- 被動關節運動可以先熱敷,讓患部肌肉較放鬆
非常推薦你學習怎麼幫自己做被動關節運動,
例如上肢只要利用一支棍子,就可以自己幫患側肩膀做所有角度的被動關節活動。
低強度長時間拉筋
如果你已經有嚴重的痙攣,應實施「低強度但持續時間較長」的拉筋。
具體做法是拉伸肌肉至感到輕微緊繃,無需過度拉伸,
並保持這個狀態一天 6 至 8 小時。
讓肌肉長時間維持在輕度伸展的姿勢,有助於肌肉生長,逐步增加肌肉長度和柔軟度。
最適合的方式是穿戴適當的矯具,來幫忙固定肢體,
例如手指可以用 iOpen 拉拉手來幫忙維持打開的姿勢,
腳踝可以穿戴垂足板,或是站拉筋板。
抗痙攣副木
副木是一種用來固定肢體的塑膠板,由職能治療師根據你的尺寸和需求訂做。
常見的抗痙攣副木會把你固定在一個「手指稍微彎曲」的姿勢,
這樣做雖然不會像拉筋那樣讓你的手指變直,但可以幫助你保持手指的基本功能,
讓你更容易拿東西,如杯子或加粗的筆。
抗痙攣副木的缺點是「沒有彈性」,如果你的手指因為某些動作(比如打噴嚏)而突然張力增加並彎曲,
壓在副木上的手指就會感到疼痛。
穿著抗痙攣副木的時候,你可能無法進行手指的動作訓練,
通常建議在休息或睡覺時穿戴它,而在進行復健訓練時則取下來。
5 ❸ 降低已經升高的張力
前面提到「異常的肌肉張力是保護反應變得過度敏感」,
當你感到天氣寒冷、心情緊張或是快速動作的時候,
肌肉張力就可能會為了保護你而異常升高。
此時你必須透過一些方法,來降低已經升高的肌肉張力,
例如拉筋、熱敷、按摩、震動、正念與冥想。
短時間但高強度的拉筋
只要你把手腳伸展到最遠,肌肉盡可能延展到極限,然後保持這個姿勢幾分鐘,原本異常的張力就會慢慢降低。
這背後的原理是利用了你身體的一種保護反應:
「當你的大腦發現無法阻止你的手腳被拉長時,它就會放棄抵抗,關掉那些不正常的緊繃,避免在拉扯中受傷。」
職能治療師在開始訓練之前,常常會先幫你的手腳做一次極限拉筋。
這就是用上述原理的一種方法,叫做「RIP 張力抑制拉筋法(Reflex inhibition pattern)」。
這種短時間但強度高的拉筋方式,可以迅速幫助你減輕那些不正常的肌肉緊繃,讓你更容易進行接下來的動作訓練。
不過,要記住這種效果可能持續的時間不長。如果在訓練時使用錯誤的方法,那些不正常的緊繃感可能又會回來。
使用這種拉筋方法後,正確的運動訓練非常重要。
熱敷
熱敷是通過提供溫熱感覺來幫助放鬆緊繃的肌肉,提高軟組織的彈性。
你可以使用熱水袋或是電熱毯,放在痙攣的肌肉上,促進血液循環,減少肌肉僵硬。
熱敷便宜、簡單且立即見效,但效果只能維持幾分鐘。
通常建議在拉筋前都可以先熱敷,軟化肌肉。
按摩
透過輕撫、揉捏或滾動等按摩技術,可以提高肌肉的溫度並促進血液循環,
放鬆肌肉纖維,讓肌肉張力降低,減輕疼痛和僵硬。
按摩也可以用壓力和摩擦,打散肌肉中的膠原纖維,讓肌肉更柔軟和有彈性。
⚠️ 警告:千萬不要用會讓你感到疼痛的按摩手法,
因為疼痛會直接讓異常的肌肉張力直接飆高,反而讓肌肉更加緊繃。
震動治療
震動治療是透過律動機或是按摩槍,提供你全身或是局部的震動刺激。
可以立刻緩解你的肌肉痙攣與疼痛,尤其對肩膀和手肘特別有幫助,
但目前專家還在確定適合的方式,比如應該用多大強度的震動,或是持續多久時間才能達到最好效果。
正念與冥想
異常的肌肉張力和你的壓力、焦慮有關,而正念與冥想是一種減少焦慮的有效方法。
透過每天正念與冥想練習,如 5 至 10 分鐘專注呼吸或進行引導式冥想,
可以有效減輕焦慮,幫助身心達到平衡,進而降低肌肉異常張力,提升生活品質。
6 ❹ 創造安全的生活環境
平時要避免肌肉張力異常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你處在一個溫和安全的生活環境。
只要你保持心情穩定,不會害怕跌倒、不需要快走、也不用使勁用力,
身體自然不會覺得「危險」,而啟動保護反應,誘發異常的肌肉張力。
根據美國腦中風協會的建議,你可以透過以下一些方法來調整你的家庭環境,讓家裡更安全。
- 門口斜坡:減少需要跨過的門檻高度。
- 浴室扶手:提供支撐和穩定性。
- 馬桶增高座:提升座位高度,方便使用。
- 洗澡椅:使洗澡更安全舒適。
- 浴室防滑:確保地面安全。
- 加粗握把:改善抓握能力,方便拿取物品。
- 拐杖和助行器:增加行走時的安全性。
- 爬梯機或樓梯升降梯:幫助輕鬆上下樓梯。
- 垂足板:改善步態,減少垂足風險。
7 ❺ 訓練動作控制能力
你的身體越有能力,對你來說「危險」的情境就會越少。
許多中風的患者談到自己的經驗:
「以前過個馬路就緊張兮兮,不由自主的彎曲手肘、腳踝內翻,
現在走路穩定了,就可以從容的過馬路,異常肌肉張力鮮少跑出來搗蛋。」
「以前手臂無力,要憋氣使勁才抬得起來,手指也跟著蜷縮起來,根本放不開,
現在有肩膀力氣了,可以自然的去拿桌上的水杯來喝,不會用力抓緊手指。」
要增加你的動作控制能力,需要抓到一個巧妙的平衡,
讓你需要付出一點努力,但又不會太過努力導致張力升高,
你會需要專業的職能治療師與物理治療師的協助。
物理治療:訓練身體的基礎能力
物理治療的目標是幫助減少肌肉的緊繃感,減輕疼痛,提高動作的靈活度,
並幫助肌肉和大腦更好地「對話」,讓大腦和肌肉之間的連接變得更強。
物理治療師會根據你的情況,設計一套伸展和增強肌肉的練習計劃,
也會透過電療、熱敷、按摩以及水療,來幫助你減緩異常的肌肉張力。
職能治療:讓日常生活更容易
職能治療則是幫你在日常生活中更順利地完成各種小動作,
比如吃飯、穿衣、洗澡、上廁所、做家務、甚至是玩遊戲和上班。
職能治療師會評估異常肌肉張力是如何影響你的日常功能,
然後擬定一個專屬的計劃來提高你的能力,這可能包括:
- 練習日常任務中的動作
- 重新學習如何避免痙攣時的動作
- 改變家裡或工作場所,讓任務更容易完成
- 推薦輔助設備
- 教導正念與冥想技巧
在復健過程中,職能治療師和物理治療師會使用很多技巧和工具,例如:
動態矯具
常見的動態矯具包含開開手、動動手和握握手等等。
動態矯具會透過彈性繩搭配機械手來引導你的手指動作,讓你更容易掌握手指運動技巧,
當你穿上動態矯具的時候,你會恢復更多力量和動作能力,並降低異常張力的干擾。
機械人輔助療法
機器人復健療法是利用機器設備來輔助你的手腳運動,
互動性地引導你學習正確的動作模式,
透過大量重複的訓練,刺激你的大腦,幫助你改善肌肉的控制和協調。
任務導向訓練
職能治療師會協助你找到自己的生活目標,
你可能想要自己穿衣服、想要坐公車去上班,或是想要在陽台的小花園澆水,
再根據你想要完成的這些「日常任務」設計復健療程。
這種方式不像一般的復健訓練,大家都做差不多的練習,
而是更加的量身訂做,最終的目標是讓你「做到自己想做的事」,
只要你日常任務做得越順手,異常的肌肉張力就越不容易出現了。
肌內效貼布
肌內效是一種有彈性的貼布,
可以利用肌內效貼布的彈性來模擬肌肉收縮的效果,對你的肌肉產生加強或放鬆的效果,
也可以透過肌內效貼布的方式控制肌肉張力,防止肌肉不正常的收縮,提昇你的動作表現。
肌內效約 2-3 天就要重貼,不同的貼法有不同的效果,需要學習,也需要他人協助貼貼布。
電刺激
如果你肌肉癱軟無力,可以先用電刺激誘發你的肌肉收縮,
進而減輕肌肉的僵硬和疼痛,
根據《脊髓醫學雜誌》(Journal of Spinal Cord Medicine) 2018 年發表的一項研究,一次電療可以幫助減輕約四個小時的痙攣症狀。
水療
中風後你因為肌肉無力,要活動肢體顯得非常困難,
這時候可以利用水的浮力,來減少肢體的重量,
讓你可以用更少的力量,進行動作訓練。
肌力訓練
肌力訓練對中風患者有許多好處,
可以讓你的肌肉變得更大、更有力,舉起更重的物體或做更多的運動。
改善肌肉間協調,讓你的肌肉該用力的時候用力,該放鬆的時候放鬆。
增加肌肉收縮的速度和強度,更快地招募更多的運動單元,讓你的動作反應更敏捷,
更重要的,是你的「神經和身體結構」會產生某種變化,讓你的大腦學會如何更有效地使用肌肉。
但肌力訓練強度要很小心的調整,避免過度誘發張力。
8 ➏ 異常的肌肉張力的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通常是處理異常肌肉張力的最後手段,
如果你中風後的肌肉張力特別嚴重,導致肌腱永久縮短,醫生可能會建議你做手術來矯正。
手術包括「肌腱切開術」或「肌腱延長術」,目的是讓緊繃的肌腱放鬆或變長,從而減輕肌肉的異常張力。
如果是手臂的肌肉太緊,需要處理二頭肌或三頭肌的肌腱; 如果走路有問題,則需要對大腿後側的肌群或腳趾的屈肌進行手術。
9 📌 劉阿姨如何處理她異常的高張力?
大家好,我是劉阿姨,今年 55 歲,以前我是個家庭主婦,但在三年前,我因為中風,左手和左腳的肌肉變得很緊,手指和腳趾總是捲曲,真的影響到我的日常生活,連菜籃都拿不好。
醫生建議我每天吃肌肉鬆弛劑,這樣可以讓肌肉放鬆一點,不會那麼緊繃。不過,這些藥讓我很容易感到疲憊,全身沒力,有時候連走路都覺得吃力。但我還是覺得這個藥有幫助,至少不會讓我的肌肉一直緊緊的。
每天早晚,我都會拿著棍子做職能治療師教我的拉筋,一開始很不習慣,但現在已經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了。這樣可以保持肌肉和關節的彈性,讓我覺得手腳沒那麼僵硬。
天氣冷的時候,我會先用熱毛巾暖暖手腳,這樣伸展的時候肌肉就不會那麼僵硬。熱敷的感覺很舒服,會讓我真的感覺放鬆。
我還會戴上一種可以讓手指一直保持打開的輔具「iOpen 拉拉手」,一天大概會穿 6 個多小時,這樣我就不用一直壓手、拉手,剛開始戴的時候有點不舒服,但現在已經習慣了,而且效果真的不錯,手鬆了很多。
在家裡,我裝了防滑墊和扶手,這樣走路時比較不容易跌倒,安全多了,我也比較不會走路緊張,讓張力一直高起來。
我每週都會去兩次職能治療所做訓練,每次去治療的時候,我都會和職能治療師聊聊自己的進步,感覺他們就像我的朋友一樣,教我練習一些日常生活的動作,比如吃飯、穿衣和洗澡,讓自己能夠更自理,生活品質也變得更好。
經過幾個月的努力,我的肌肉張力明顯改善了,手指和腳趾不再那麼容易痙攣和僵硬,動作也變得更流暢和自然。我記得有一天早上,我居然可以自己梳頭髮,那一刻真的覺得很感動。
我對自己的進步感到很開心,期待能夠繼續保持這種狀態,並嘗試更多的挑戰和活動。我現在的新目標是能夠再次去傳統市場買菜,享受自己煮的美食。想像著自己再次逛市場、想著晚餐要煮什麼,那種自由和滿足感,真的讓人很期待。
10 中風後異常肌肉張力處理之優缺點比較
中風後的異常肌肉張力是個複雜的問題,最後幫大家整理所有處理方式的優點與缺點,讓你方便和你的職能治療師密切討論,找到最適合你的方法:
治療方式 | 功能 | 優點 | 缺點 | 有效期 |
---|---|---|---|---|
肌肉鬆弛劑 | 口服藥物,降低神經傳導訊號,讓肌肉放鬆 | 服用後十幾分鐘開始見效,方便使用 | 會影響全身肌肉,有嗜睡副作用,增加跌倒風險 | 一次 6-7 小時,一天需要服用多次,固定服用才能維持效果 |
肉毒桿菌注射 | 直接注射到肌肉內,幫助肌肉放鬆 | 可以針對特定肌肉,不影響其他肌肉功能 | 需符合健保規範才能給付,否則需自費 | 4-6 個月,再次注射可以延長效果 |
被動關節運動 | 被動伸展肢體關節,維持肌肉柔軟度 | 早期中風就要開始,維持正常活動範圍 | 需要他人協助,或學習自我拉筋技巧 | 立即見效,但需每日持續才有長期效果 |
低強度長時間拉筋 | 將肌肉輕微拉伸,維持6-8小時 | 增加肌肉長度,預防關節攣縮 | 需要穿戴特定器材 | 需每日持續才能維持效果 |
抗痙攣副木 | 固定手指在稍微彎曲的姿勢 | 維持基本手指功能 | 副木無彈性,肌肉張力增加時會疼痛 | 休息或睡覺時使用,需持續使用才有效 |
短時間高強度拉筋 | 將肢體拉伸到極限後維持幾分鐘 | 迅速降低肌肉張力,可接續主動訓練 | 需他人協助,效果短暫 | 後續若動作錯誤,張力可能會立刻恢復 |
熱敷 | 利用熱源增加肌肉溫度,放鬆肌肉 | 簡單方便,立即見效,可配合拉筋 | 不能長時間使用 | 效果維持幾分鐘 |
按摩 | 透過按壓放鬆肌肉,要避免造成疼痛 | 簡單方便,立即見效 | 需他人協助或使用工具,方法錯誤會有反效果 | 立即見效但不持久 |
震動 | 提供震動刺激放鬆肌肉 | 對肩膀和手肘特別有幫助 | 尚需確定最佳使用方式 | 立即見效但不持久 |
正念冥想 | 減少焦慮,平衡身心 | 可以提升整體的生活品質 | 需每日練習 | 需每日持續練習才能維持效果 |
改善生活環境 | 創造安全環境,減少張力升高的機會 | 減少跌倒風險,保持舒適感 | 需環境改造花費 | 無法拓展到其他環境 |
動態矯具 | 利用彈力與機械手引導手指運動 | 提高動作控制力,適合各種張力大小的患者 | 需使用特定器材,訓練較費心力 | 持續訓練後,效果可長時間維持 |
機器人復健 | 機器輔助重複練習正確動作 | 可大量重複訓練 | 療程與器材昂貴,張力較大者不適合 | 持續訓練後,效果可長時間維持 |
任務導向訓練 | 依個人目標設計訓練 | 更貼近日常需求 | 依賴職能治療師指導 | 持續訓練後,效果可長時間維持 |
肌貼 | 利用貼布彈性控制肌肉張力 | 可立即提高動作表現 | 2-3 天就要重貼,需花時間學習,需他人協助 | 貼上時有效,需搭配訓練讓效果可長時間維持 |
電刺激 | 用電流刺激肌肉收縮 | 適用肌肉癱軟無力,可減輕肌肉僵硬 | 需電療設備,無法長時間使用 | 每次效果約 4 小時,因人而異 |
水療 | 利用浮力減輕肢體重量 | 減少活動困難程度 | 需水療設施,昂貴且少見 | 持續訓練後,效果可長時間維持 |
肌力訓練 | 增強肌肉力量與協調 | 提高動作效率 | 需注意訓練強度,避免過度誘發張力 | 持續訓練後,效果可長時間維持 |
📊瀏覽人次: 1,534 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