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日期:2024年11月05日
「我明明在家裡走路都好好的,但只要走到外面就張力就開始升高,開始垂足翻腳刀,手肘開始彎曲菜籃手,非常討厭,到底是為什麼?」
很多風友都非常認真學習各種動作,但卻只能在醫院和家裡表現良好,當走出家門以後,各種奇怪的動作就開始跑出來了,這可能是因為我們在錯誤的環境中用了錯誤的練習策略。
這篇將跟大家介紹學習新的動作技巧必經的三個階段,每個階段的適合的環境與訓練方式截然不同。了解自己正在哪個階段,可以讓我們知道怎麼選擇適當的訓練環境、調整訓練策略,讓自己學得更好、更快、更有品質。
1 中風復健:學習新動作的三個階段
「重大改變很少發生在一夜之間,通常比較接近一個過程,途經多個階段,緩慢且穩定的變動。」
-約拿博格,⟪如何改變一個人⟫作者
中風復健的過程就是不斷學習新的動作,把各種動作從入門練到精通。
心理學家費茲(Paul Morris Fitts)與波斯納(Michael I. Posner)提出,我們每次學習新的動作都會經過三個階段:新手入門的認知階段、半生不熟的連結階段,到熟練精通的自動階段,不管什麼技能都一樣。
三個中風復健學習階段,差別最大的就是我們需要耗費多少「注意力」,越早期越需要專注,環境中的干擾也越少越好。
2 第一階段:新手入門的認知階段
在我們剛開始學習一項新的動作與技能的時候,需要大量的時間去學習有關的背景知識,也要會花費大量的精神去觀察並理解這項動作應該怎麼做,最後再親身體驗與練習。
例如剛開始學「把手臂舉高」這個動作的時候,我們會需要:
- 學習相關的知識:在治療師教導後,我們知道了這個動作「不該聳肩」、「肱骨和肩胛骨要互相配合」、「肩膀要先外轉後再舉高」、「要先練習只動一個關節」以及「要先從躺著開始練」等等
- 觀察並理解動作:有了相關的知識,接下來就要印證這些知識是不是正確的。我們會觀察治療師示範、觀察治療師怎麼引導自己、觀察其他的風友怎麼訓練、觀察他們有沒有奇怪的姿勢出現、觀察自己的好手怎麼動作,經過觀察印證後,我們對「把手臂舉高」就會有更深入的理解。
- 親身體驗與練習:理解和實際做出來是兩回事,這個階段的練習我們是邊想邊做的,動作緩慢、不協調也不穩定,只做一下下就超級疲憊,而且常常做錯了也不自覺
中風復健:認知階段怎麼練才會好?
這個階段你會需要大量的思考和注意力,比起身體的疲勞,更大的負擔是在大腦。因此建立一個非常安全、單純的環境練習,來避免自己分心是很重要的,你必須
- 保持安靜,遠離電視與吵雜的人群
- 沈澱心情,心無雜念,不要一邊復健一邊還惦記著晚餐要吃什麼
- 可以有背景音樂,但不要會分心的那種,不要不由自主的跟著哼歌
- 讓自己的全心全意都在感覺和觀察,這個動作的感覺是什麼、要如何重現這個動作
另外,你會需要大量跟動作有關的訊息
- 找一個可以給自己回饋的第三者,這個角色非常重要,對方必須有動作的正確觀念且觀察入微
- 第三者可以是治療師、家人或是看護等等
- 主動詢問治療師,訓練的動作應該注意什麼,怎樣才能做得更好,資訊越清楚我們越知道該怎麼訓練
- 因為動作還不熟練,動作每次不一樣是正常的,但每次都要知道為什麼錯?錯在哪裡?為什麼對?對在哪裡?
3 第二階段:半生不熟的連結階段
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我們對動作技能越來越熟練,開始能夠察覺自己做對還是做錯,動作可能還是不太流暢、做一半卡住,偶爾也還需要他人提醒,但一切都越來越好了。
大量的練習讓我們一直在執行「大腦可塑性」的機制,透過大腦神經重新組合,讓這個動作也越來越熟練。
在「把手臂舉高」的例子,這個階段你會經歷:
- 動作逐漸進步:我們已經做得越來越流暢,越來越不會出現聳肩,肱骨和肩胛骨也遵循著一定的節奏運動
- 仍需要一些注意力和他人提醒:如果太過疲憊或是邊做邊聊天,還是有可能出現聳肩或是張力升高的現象,需要家人和治療師稍微提醒一下
- 能夠自我察覺:就算不小心身體歪了一下或太過緊繃用力,我們也可以自己察覺,並透過調整呼吸、休息或是拉一下筋等各種方法,讓自己恢復表現。
中風復健:連結階段怎麼練才會好?
這個階段動作比較熟練了,環境可以複雜一點,但不能影響你的動作表現
- 我們正在學習怎麼在有干擾的情境,還可以完成動作
- 就像是考駕照最後的道路駕駛階段,我們從單純的駕訓班環境,轉移到了車流量沒這麼多的道路上。
- 重點是循序漸進,不要一開始就跑到複雜的快車道上飆車
4 第三階段:熟練精通的自動階段
到了這個最後階段,我們做動作的時候已經不用再刻意思考了,身體像是會「自動執行」一般,輕鬆、流暢且不費力,連怎麼完成的自己都不知道。
我們的大腦重組的結果非常成功,只有到這個階段,我們才能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的使用我們所學到的技能。
接續「把手舉高」的例子,這個階段我們會發現
- 當我們平常要拿杯子喝水、把碗盤收到櫃子裡、拿起電視遙控器的時候,手臂就是流暢的伸出去。
- 我們不需要再特別「注意」動作正不正確,反正想做的事就是會自然完成。
- 動作表現很穩定,意思是我們不用擔心動作突然變得奇怪,不會突然肩膀又聳起來或是身體又歪一邊。
中風復健:自動階段怎麼練才會好?
在最終階段,我們的希望是可以在日常生活的環境,應用我們所學到的動作
-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在居家復健的日常環境中訓練
- 如果是在醫院的治療室,則可以在職能治療的日常生活模擬訓練室練習
- 輔具是我們的好朋友,輔具也是環境的一部分,透過改造過的餐具、垂足板、動態矯具、開瓶器或是扶手,可以讓我們更快進入自動階段
5 不同的中風復健學習階段需要不同的練習方法
「漫不經心重複同一件事情事毫無助益的,重複的目的在於發現自己的弱點,並聚焦嘗試以不同方式改善,直到找出最佳策略為止。」
-安德斯‧ 艾瑞克森,⟪刻意練習⟫作者
辨別我們所學習的動作正在哪一個階段,我們才知道該怎麼調整自己的練習環境。如果在訓練初期就急著到複雜的環境中練習,不但會讓我們表現變差,學習的效果也是大打折扣。
如果練習走路的時候,我們還在認知期,需要非常集中注意力在自己的動作上,卻心急地跑去菜市場訓練。
這下可好,我們要分心去注意會不會被人撞到、紅綠燈還有多久、出入口在哪裡、地面有沒有凹凸不平,結果一拐一拐走得東倒西歪,垂足、膝過伸和鐮刀腳什麼都來,辛辛苦苦走了一個多小時回到家中,根本也沒注意到動作表現得怎麼樣,只是強化了自己錯誤的走路姿勢而已。
許多風友問到:「為什麼我在家裡走路都可以很順暢,走到馬路上就會開始翻腳刀、張力上升和手肘彎曲?」
這正是因為家裡的環境單純,我們可以全神貫注的控制好身體;走到外面,環境太複雜讓我們分心了,奇怪的動作就一直跑出來。
試著讓自己在熟悉安全的環境多練一會,從熟悉的社區、小巷和公園循序漸近地擴展自己的舒適圈,練得自然點了,再去挑戰更多干擾、更複雜的環境。
6 試試看,把復健變簡單:改變你的練習環境
中風復健很困難的原因之一是因為你在錯誤的環境中練習。
在新手入門的認知階段,我們需要大量的注意力和外在回饋,一般台灣的健保環境其實非常吵雜,外在的訊息干擾太多,會讓我們無法集中注意力在自己的動作表現上,自然學習效果不好。
如果經濟允許,最好的策略是自費一對一的練習,你和治療師在這1~2小時的時間,專注地學習新的動作技能,吸收治療師所給的意見與回饋,等到這項技能逐漸進步到半生不熟的連結階段,再轉移到健保環境中訓練,挑戰在干擾中也能維持表現。
如果只能在健保環境中訓練,那就試著在人較少的時間復健、躲到人比較少的角落或是遠離那些想跟你聊天講話的風友,也可以在自我練習的時間戴耳塞或耳機,減少環境的干擾。
在家裡練習的時候,也要有專屬的時間及空間,就像孩子念書都要躲進房間一樣,不該在家人們聊天看電視的地方訓練。
我們平常還是可以去公園、去人行道走走,但這是在過日常生活,要很清楚在新手入門的認知階段,這不是一個修正動作的好地方。
記得,每一次練習一項新的技能、新的運動,我們都會經歷這個三個階段。先在單純的環境中全神貫注,再在輕鬆的環境慢慢熟悉,最後在複雜的環境中自動執行,要有耐心,不要心急,穩紮穩打,一步一步,我們就能進步得更好。
📊瀏覽人次: 366 次瀏覽